金秋時節(jié),走進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打洛鎮(zhèn)打洛村,宛如進了大果園、大花園,滿目綠水青山,鮮花盛開。打洛村靠近邊境,是傣族、布朗族、哈尼族混居地。從龍利小組到曼蚌小組,但見房舍儼然,流水潺潺。傳統(tǒng)的傣族干欄式建筑最通透,龍利小組黨支部書記玉兒囡說:“下雨時一家家廊檐下穿過去,淋不著。”
半年前村里還是另一番模樣——家家戶戶院墻高聳,彩鋼瓦遮得嚴(yán)嚴(yán)實實,大白天推開門,院里都是黑洞洞的。玉兒囡說,各家“小天地”里臟兮兮亂麻麻,反正整潔與否外面也看不見。其實傣寨傳統(tǒng)沒有院墻,頂多扎個竹籬笆,防牲畜毀壞花草瓜菜。后來村民有錢了,一家看一家,院墻不知不覺越建越高。
今年1月,州委組織部工作專班進駐打洛村,開展村莊環(huán)境整治,拆圍墻和彩鋼瓦成了群眾議論的焦點。這個說“沒了圍墻丟了東西誰負(fù)責(zé)”?那個講“一來一去都是錢,政府補那點不夠啊”!
工作如何突破?還得黨員干部帶頭!玉兒囡帶頭拆了自家圍墻和彩鋼瓦,曼蚌小組的老黨員也跟著干。村干部還帶著村民到外面參觀,有人去了勐臘縣勐侖鎮(zhèn)的城子村。當(dāng)年城子村工作也推不動,后來4名黨員、4名小組長和4名婦女帶頭,群眾才跟著一起干起來。勐??h委組織部副部長、工作專班成員陳鵬說:“抓工作要典型帶動,還要其他村寨一起聯(lián)動,一對比動力就來了?!惫黄淙?,一個月,曼蚌和龍利都拆得清爽了。
村寨里不見了圍墻和彩鋼瓦,硬化、美化也跟上了,垃圾清運系統(tǒng)建起來,一眼望去,賞心悅目。玉兒囡說:“老寨子的格局又回來了,不壓抑不憋悶,村民們說喘氣都好喘了。”在打洛村幾個小組轉(zhuǎn)轉(zhuǎn),一條邊疆黨建長廊的美麗環(huán)線呼之欲出。
不只是樣子好看,在黨員干部帶領(lǐng)下,打洛村“一村一品”的水果產(chǎn)業(yè)紅紅火火,村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。村莊環(huán)境整治后,工作專班組織了烹飪、縫紉、旅游接待等培訓(xùn),提升村民能力素質(zhì),這回沒費什么勁,村干部的話村民更愿聽了。
拆墻激活了鄉(xiāng)村治理,“邊民富、邊疆穩(wěn)”的底子更牢靠。一年來,西雙版納全面推進抓黨建促強邊固防、鄉(xiāng)村振興和基層治理,怎么促的?州委組織部部長雷洋說:“打洛村就是只鮮活的‘麻雀’??!”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1年10月12日 19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