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張璇 付磊 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王騰飛)“地還是我的,收成是我的,年紀大了,耕、種、收、打藥不用再自己下地干活兒了,光等著售糧點錢,地里收入比原來自己種還多。”近日,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(qū)閆寺街道隋莊村的郎長菊高興地說道。
近年來,東昌府區(qū)閆寺街道通過“黨支部+合作社+專業(yè)公司+農戶”的運轉模式,在不改變集體所有制性質、不改變土地承包所有權及土地用途的基礎上,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,由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、從技術服務到物資供應的全程“保姆式”托管服務,實現土地集約化經營。
其中,由村黨支部把牢合作社生產經營權和利潤分紅權,確保理事長在黨、決策權歸黨、合作社姓黨。通過開好支部委員會、黨員大會、村民議事會、懇談會謀劃土地托管方案,挨家挨戶宣傳讓村民充分認識到土地托管的好處,并且黨員干部帶頭簽訂土地托管合同,示范引導村民積極參加托管。同時,各新村黨委書記通過擂臺比武,一起“談思路、曬實績、展風采、找差距”,從而激發(fā)干部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積極性,帶動黨組織形成以強帶弱、取長補短的雙贏局面。
通過大力發(fā)展土地托管,委托專業(yè)農業(yè)公司進行專業(yè)化運作,既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增收,還增加了村民收入。今年以來,閆寺街道托管土地3500畝,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,為當地鄉(xiāng)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。